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工程建设(简述立体种养综合利用技术有哪些)

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工程建设(简述立体种养综合利用技术有哪些)
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是解决人多地少、业产缩水的一项新的农业技术。下面介绍几种综合利用工程建设种养结合工程建设的方法。
1、种养结合工程建设
计划以双季稻为基础,秋粮成熟后进行机械化收获,选用人工收割的秧,人工抛撒在田埂上,然后统一进行肥料运筹,由于双季稻收获时间早,选择播期早的栽培技术,用优质高产良种,提高粮食品质。
2、双季稻茬
双季稻在6月初至7月底,冬闲田和沙荒田都可以进行秋翻,厚度为5-10厘米,期间进行深翻,利用秸秆翻压灭茬,宽窄行水稻栽培,利用该时期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
3、种养结合工程建设
可以选择中耕除草,采取药物灭草,追肥除草,耕、种、收各个环节相结合,有利于提升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效率,加快水稻的生长速度。
双季稻的种植技术
1、水稻播种前,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水稻生长的状况确定是否进行耕种,田块的宽度与行距保持一致。
2、在播种前,要对前茬作物施加底肥,底肥的比例是:氮肥20%,磷肥20%,钾肥40%,施肥前将土壤和肥料进行充分混合。
3、水稻播种后,要进行撒施除草剂,一般每亩使用10%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30公斤左右,施药时先用少量水将除草剂稀释成母液,然后兑水喷施,这样不仅可以防治禾本科杂草,还可以将危害母株的杂草去除。
4、水稻播种后,要在浅水层2-3厘米处,保持水位,将土壤温度控制在20-25°C左右,保证水稻的出苗率,让水稻的生长更好。
5、水稻苗期要将肥料与灌溉水混合后,再喷洒在水稻上,促进幼苗生长,水稻播种后要及时追肥,保证水稻的生长所需。
6、由于多年多次使用除草剂,水稻会出现生长问题,而除草剂的用量也是有所增加的,会引起水稻对除草剂的抗性,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
7、对于水稻生长过密,病虫害防治技术不足的情况,要及时给水稻进行补种或换种。
8、为了改善水稻田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水稻的产量,一般应在水稻全苗的时候进行通风换气,预防水稻徒长。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5556666666.com/ADoChoNE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