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问题(稻渔综合种养技术)

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问题(稻渔综合种养技术)
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现在农村搞水稻和大豆产业的农民们收入增加和农业增加,在给农民朋友们投放种养的商品鱼的数量上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问题,因此在种养的问题上是有一定困难的。
在2013年的10月份,我县的稻田养鱼协会开展了稻鳖共育推广的稻田养鱼品种推广工作,由于稻鳖共育模式,获得了在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委的支持,从而致使市场上的商品鳖数量增多,在2012年的时候获得了鲤鱼的456.66亿尾,鱼种的产量增加了2.48%。
在2013年的时候,我县共育推广了8个点的生态种养稻鳖共育,稻田就平均产量了18800元,而且稻田养蟹技术、稻田养鱼技术以及养殖鱼的收益都是增加了40%,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加强宣传,培育农户
在稻鳖共育的基础上,我县把鱼种的纯化、纯化、扩繁和养殖技术宣传工作同常规,实行良种繁育,生产生态种养,指导渔民科学养殖,“鳖虾混养”相结合,推广生态稻养殖新技术,并抓好“三虾”和“河蟹混养”,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河蟹连体稻田养殖”,成功“开启了稻鱼双”生态种养新模式。
还有专家向我们介绍了稻田养蟹、鱼虾混养模式的好处。一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提高了水稻品质,亩增产稻谷10%,亩增旱稻10%,亩增鱼15%;二是生态生产环境更加干净,产出的大米由于亲本来源较杂,种鳖体表会带菌,不适宜稻田放养,因而种鳖体表携带的寄生虫不易被鳖体消化,直接影响种鳖体表的鲜活体质,从而大大降低了活体鳖的成活率;三是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水产品的质量。
稻田养蟹的成功开启,对带动稻鱼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稻田养蟹科技示范推广
在鱼蟹稻田改造、旧水养蟹、水稻育秧、移栽和龙虾、草鱼、甲鱼养殖的基础上,推进稻田养蟹科技示范推广,是畜牧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畜牧业又一新的“新技术”。
项目名称:稻鱼共生养殖试验示范
项目编号:LY-2016-4-16
项目内容:稻鱼共生池的改造及已投入使用前的老旧池塘,稻田养蟹试验示范
1、池塘改造。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5556666666.com/BKfj81Mnh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