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省水栽培(水稻高产栽培的三要素)

水稻省水栽培(水稻高产栽培的三要素)
水稻省水栽培由吉林省农科院农艺队提出的“三水半密栽培”技术,“适合东北水稻主产区栽培,是以海拔为主,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是我国北方生产早稻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北方水稻主产区和南方水稻主产区的同一栽培方式下,该技术在种植面积上有较大的差异。”
叶簇化栽培
在吉林省吉辽市昌五港镇生产的叶簇化栽培技术,属于浅水层自然插秧。该技术采用空间栽培的方式,以稻叶覆盖,有利于提高秧苗成活率。栽培总面积约占计划栽培面积的30%,采用该技术所育的水稻亩产高达4公斤,株高20厘米,长势强,有效穗率高,产量高。该技术秧苗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都比较灵活,分蘖成穗率高,每亩可增加穗数3~5穗,穗粒数增多,千粒重明显增加,平均亩增产10%左右。
早熟品种:株型直立,分蘖力中等,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高,群体整齐度好,千粒重明显增加,整个生育期秧苗可达到4~5叶。
7、田间管理
(1)穗期管理:插秧后至抽穗前,一般需要灌水2~3次,为了增强土表及种子的活力,促进种子发芽,秧田水分要适当控制,可减少颖花退化,提高结实率,一般5~7d浇一次水,灌后及时排干。初花期,结合防治蚜虫,喷施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1.4%烯啶虫胺水剂1500倍液,有利于减轻飞虱对水稻幼苗的危害。
(2)抽穗期管理:齐穗后,每隔10d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和抗病增产剂等调节剂,隔10d喷施一次,每亩喷施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连喷2~3次,以促进结实,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5556666666.com/VF4S8rWL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