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耕作业种养的绘本

关于农耕作业种养的绘本
关于农耕作业种养的绘本有哪些?
东北部的红山区是我国粮食产量最大、农作物最为集中的地域。该区的耕地面积约为553.52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5.9%。东部红山区是我国耕种的重点区,与农业的总人口相比,耕种面积在世界各国的总量平均超过70万亩。
耕地面积对每一类农作物的增产效应非常重要,例如稻麦两熟制,油菜、玉米的次之,稻谷两熟制,芝麻的晚熟制,豌豆的高产制等。
耕地面积确定的直接依据是降水量、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耕地面积确定由气候因素、作物品种特性、土壤条件、种养条件决定。以新疆为例,在气候条件适宜、降雨量偏少、质地粘重的地区,在中等以上(10-12 毫米)的水分和土壤肥力条件下,每667平方米种粮食10600-8000 kg,棉花7500-10000 kg,花生690-8000 kg,其他作物18000-15000 kg。
3 生产工艺
品种试验是在同一生态区内,根据不同生态区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从一定区域内选择三个或以上品种,多点和复核并记录,最后在相应试验点进行田间生产试验。品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少,试验设施简陋,试验设计容易,试验材料齐全,符合试验要求。试验地点应选择在连续几年同一生态区内,每667平方米(1亩)需生产试验品种20个。
4 田间管理
(1)查苗补缺
缺苗断垄的或高肥水地块,或播种前20-30天将其移栽至大田,保证全苗和足够的密度,补种后要查苗补缺,防止出现缺苗断垄。
(2)清棵蹲苗
苗龄在3叶1心至3叶1心时进行,防止幼苗徒长,使其健壮生长,防止徒长。
(3)肥水管理
注意水肥管理,苗期不旱不浇,生长中后期看苗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注意氮肥施用量,不宜过多、过晚,应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地力情况、土壤肥力等决定是否追肥。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水肥结合,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或磷酸二铵20公斤,并配合适量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防止早衰。
(4)松土除草
主要措施是铲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清除田间的杂草,消灭过密的幼苗和杂草,是控制徒长,提高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5)喷药防治
(1)植物生长调节剂。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5556666666.com/aQlj4hxp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