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养合作社助农增收(种养合作社会议纪要)

特色种养合作社助农增收(种养合作社会议纪要)
特色种养合作社助农增收,目前合作社在新开垦、仁里、崇德、巴塘、八炝等12个乡镇70个村,95%以上的农户从事种养业,合作社成立为市种养协会,其中2015年参加省种养协会的会员达2800户,比2007年加入合作社的会员成员数增加了3.7%,到目前共发展会员155户,联结会员和农民的收入比为1∶2.5,取得的社会效益比较大。
产业化经营合作社引导会员大力发展专业化经营合作社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载体,今后要围绕提升生产、供应、保证成员合法权益的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导向,坚持集约经营为主要措施,采取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园区化建设等,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格局。通过合作社的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实现增收、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创业标兵
面对机遇,他看到了商业模式,在建筑、装饰、环保、体育等方面都很有市场,作为创业者,他不忘带动身边的群众一起致富。
在他看来,市场对合作社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传统农业合作社的结构过于单一,基地面积小,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近年来,随着企业的技术水平的提升,效益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了合作社,如果数量过多,势必影响合作社的整体发展。
对此,韩长赋提出建议,今后要把现代农业与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相结合,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交通优势,引导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他给出的建议是,要加强农业与旅游结合,解决农业与旅游的“短板”,建立特色、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生产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探索农业与旅游结合的发展新模式。
首先,要充分发挥农业与旅游的综合优势。韩长赋建议,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真正发挥农村地区“大自然、大自然、大农场”的窗口作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比如,在杭州,让游客到孟居、大桥等海拔较高的地方游玩;在曹城村,让游客到曹城村、纳溪村、马陇村、曹城村游玩;在曹城村,为游客聚集游玩;在曹城村,让游客到曹城村呼吸新鲜空气;在曹城村,农业与旅游形成互补,拓展空间,推进城乡结合。
此外,在农村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探索集药用、食疗、食用、休闲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将创新产品形成市场,吸引客商到农村投资创业,促进农产品进城销售。
4.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旅游是促进农业向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径。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5556666666.com/xuNg1VJfbs.html